24届冬奥会是在北京和张家口共同举办,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也使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北京冬奥共有7个大项,15个分项,1O9个小项,七个大项分别冬季两项,雪橇,冰壶,冰球,雪车,滑冰,滑雪,冬奥会各项目有严格的参赛资格标准,都是通过分站赛获得积分,还有的项目是通过单项世锦赛选拨出参赛队伍,如冰壶和冰球,短道速滑是通过分站赛获得积分,个人单项前24名,团体前八名才有资格参加,所以冬奥会的比赛规格最高,含金量也高于任何赛事。
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是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上获得金牌最多的小项。在这个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曾经创造了很多历史时刻。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扬不负众望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队拿到了冬奥历史上的首枚金牌。从此,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成为中国队的金牌项目,在冬奥会上屡创辉煌。
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王濛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摘得金牌。也是在这届冬奥会后,王濛从杨扬手中正式接过了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大旗,中国短道速滑项目在接下来的冬奥周期表现十分强势。
四年后的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在女子500米项目上实现卫冕,决赛中,尽管出发环节经历了对手摔倒、抢跑等意外情况,但王濛还是顶住了压力,以绝对优势领滑到了终点。
这使得她成为中国冬奥历史上首位实现卫冕的运动员。在这届比赛中,王濛一人独揽三金,同样创造了中国冬奥历史。
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李坚柔为中国队实现了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项目的冬奥四连冠。她的夺冠经历比较“传奇”,赛前,李坚柔并不是最被看好的选手,但中国队夺金的头号热门范可新在半决赛中意外摔倒,老将刘秋宏没能进入决赛,她成了决赛里中国队的独苗。
决赛中,李坚柔发枪后原本排在最后一位,但前面的选手发生碰撞摔倒,最终李坚柔奇迹般夺得了冠军。
中国队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项目上四次摘金,这是几代中国短道速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在北京冬奥会上,她们能再次带来好消息。
我国首位在单届冬奥会获得3枚金牌的运动员是王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获得了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比赛的个人赛金牌,以及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赛的金牌。
中国首枚冬奥会金牌的获得者是杨扬,2002年美国盐湖城夺得第十九届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m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2006年退役,是中国短道速滑获得冠军最多的远动员。
冬奥会金牌含金量10%其余都是银的。
冬奥运会是世界冬季项目水平最高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历史比较悠久,从最初几个项目,已发展至7个大项,109个小项,四年举行一届,是世界所有冬季项目运动员的梦想舞台,通过比赛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终极梦想。
冬奥会金牌,国际奥委会规定为直径6cm,含6克黄金,而北京冬奥会金牌直径为8.7cm,含金量在10%左右,其余都是银的,体现了节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