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政策出台,想到的第一件就是U24怎么办?这不就同于这帮球员就这么被政策给废了嘛!显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是对新政的误解。
首先,先说说U23新政。
不得不承认,足协上赛季出台这样的政策有些仓促,多数俱乐部也是持有抵触的态度,赛场上也出现了首发U23不到10分钟,甚至一上场就被替换下场,上港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不过,通过一个赛季的实践,U23新政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球队,在使用U23上也是放开手脚的,还是得说上港,由于过早换下U23球员,这一做法导致球队比赛中无人可换,后期上港也逐渐改变了对U23新政的态度。
在今年的联赛中,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U23球员,像韦世豪、黄政宇、郑达伦、胡靖航、龙成、刘奕鸣等。其中的一些年轻人也通过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国足主帅里皮的欣赏,在前段日子的东亚杯上,有着不错的表现。
可以说,俱乐部、外界对U23新政可以说越来越认可。
其次,再聊聊U23新政的延续。
U23值钱,U24就身价暴跌,俱乐部培养完就用两年,感觉不值。球员过了23岁身价大跌,谈工资没优势,足协设了一个分水岭,对球员打击也很大,竞争没有U23政策保护,想必逼其冒险改年龄。真想培养,就应该取消U23政策,改成场上必须有一个青训品(即,23岁之前,必须在同一家俱乐部一线队注册连续满三年,22岁之前连续注册满两年,21岁之前则注册满一年,20岁之前则当青训品),打个比方,梅西今年30岁,但仍然属于巴萨的青训品。
国家调控,调控就是添乱,房价越调控越涨,十年调控,房价翻五倍。现在推出U23政策,搞得一个娃娃U23,身价叫价2个亿,太年轻,自律不足,暴富容易***。
八十年代的香港足球可谓在亚洲地是红极一时,声望跟当时英超相媲美,签了好多效力英超的外援。后来昏庸的足协认为挤压本土球员的发展空间,相继推出减少外援的政策,直至1988年禁止引入外援,一怒之下,称霸亚洲的精工队直接退出足球,火爆的球市和投资者热情也极速转冷。虽然三年后,足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允许引援外援,但是要再恢复到当年的辉煌,已经很难了。
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中国足协继续昏庸下去,终究会走上不归路。权健束总说足协推出太多限制政策,已经提不起兴趣了。确实,智诚,內蒙古中优,延边富德,大连一方都已经打算不再投资足球了,看不到未来。体奥动力五年80亿立马想改成十年,因为这样下去,球市衰退是肯定的。
外援减少,娃娃兵增加,观赏性下降,到最后剩下一群娃娃全华班,谁会去看。
跟优秀外援同场训练和比赛,才会进步,一个差学生,呆在优秀尖子班,因为竞争和面子,也会进步快。
中国足协推出门将禁止引入外援,不知道几年下来,培养出什么,中国有哪位门将可以在欧洲主流联赛立足?
u24失业?有些危言耸听了吧,那些要失业的,可能原本就是没有什么能力,因为u23政策而进入大名单,被派上场的球员,有实力的球员,永远不会失业。
自从去年底年u23政策出台以来,关于u24失业的担忧就一直没有间断过,u23政策,给了一批适龄的年轻人机会,因为政策的原因,他们踢上了首发的位置,因为有了机会,这些年轻球员们踢出了一片天地。
在2017赛季,中超、中甲联赛所有出场的U23球员数量为170名,其中中超71名、中甲更多达到99名。170名球员中,超过一半的u23球员表现还是不错的。在U23射手榜上,来自9支球队的15名U23小将总计奉献32粒进球。天津权健的郑达伦以6球摘得射手王,胡靖航、韦世豪、闵俊麟和南松各打进3球,并列排在U23射手榜次席。这些排在各类排行榜前几位的u23球员,在今年都成为香饽饽,即便是到了24岁,他们一样很优秀。
当然,还有些u23球员,史无前例的进入了球队的大名单,但是整个赛季,他们出场机会寥寥,如果这些原本只是凭借着适龄的优势进入大名单的球员,在2018年,他们24了,享受不了政策的红利了,那么对不起,你很有可能要从高水平的联赛里消失了,不过要说失业,还是有些过了,毕竟,中国踢球的人还是少数。
强队去不了,或许可以去一些弱一点的队伍,在恒大没有位置,在泰达或许有位置,在中超没有位置,中甲,中乙缺人,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年轻人的。
其实这个新政,不过是17赛季新政的加强版而已,其目的是为了使得新政得以顺利执行。另外24岁就失业,危言耸听了一些。
通过17赛季强化执行新政,限制外援。尽管有些拔苗助长,但是也的确出现了不少的好苗子。东亚杯里皮带去了6名U23球员,从他们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出,水平不比23岁以上球员差,差的只是比赛经验而已。
里皮早就说过,要打造一支国家二队,这些球员刚开始进入国家队可能会紧张,有的球员可能不适应,但是慢慢的就会适应了。
东亚杯韦世豪,杨立瑜,刘奕鸣,高准翼,邓涵文,何超表现都不错,更何况,今年联赛打出来的胡靖航,黄政宇,闵俊麟,南松,钟晋宝,郑达伦里皮并没有带进东亚杯。如果这些球员能早早进***赛,甚至国家队,肯定会对国家队有帮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下赛季加大力度,肯定会对超龄球员有很大影响,他们上场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球员流动,以后像恒大这样囤积大量国脚的情况或许会减少。可以不夸张的说,恒大任何一个替补都可以到其他球队打首发。尤其是中下游球队。恒大也许会逐渐换血,87-89年龄段球员会逐步转会到其他球队。
总的来说这是好事,人才流动起来就不是浪费。
外界误读U23新政对U24球员影响,能力才是第一位,新政反而提供了机会!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就是U23新政出台之后,24岁的球员惨了,因为他们可能没球踢了。其实,这种说法非常不科学。
首先,24岁球员有没有球踢,取决于他们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们的岁数。我们以刘奕鸣、何超、邓涵文、韦世豪、高准翼他们这一批U23球员为例,等到2019赛季,他们就24岁了,他们会没球可踢吗?显然不会。
当然,确实一些球员在23岁的时候享受了政策的红利,但到了24岁,他们真的打不上了,不得不流向低级别球队,但我们反问一句:如果没有U23新政,他们23岁的时候会有机会吗?既然给了机会,没有把握住,还要埋怨新政吗?
所以,关于U23新政出台,U24球员失业的说法其实比较片面,只不过是外界一种简单的论断,然后人云亦云,最终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说法。
所以,对于U23新政,我们必须给予客观的评价,他有弊端,但也绝非全是弊端,相反,看看东亚杯6名U23球员的表现,我们甚至要感谢2017赛季推行的U23新政。
更重要的是,U23新政是为了国字号球队服务的,那些23岁有球踢,24岁没球踢的球员,在国家队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像刘奕鸣这样的球员,不管有没有新政,哪怕到了24岁,该有球踢照样有球踢,他们才是国家队需要的球员。
U23新政真正影响的,是一支球队18人名单的边缘球员,类似于球队19到22顺位的球员,因为一支球队一年会有22名左右的球员出场,当U23新政实施之后,这些边缘球员肯定无球可踢,但话说回来,他们本身就是边缘球员,流向低级别联赛,充实低级别联赛的质量,不也是很正常吗?
A组:
排名 球队 赛 胜 平 负 得 失 净 积分
1 克罗地亚U21 8 6 1 1 19 7 12 19
2 奥地利U21 9 5 1 3 20 10 10 16
3 挪威U21 7 5 0 2 19 8 11 15
4 芬兰U21 7 4 1 2 12 9 3 13
5 阿塞拜疆U21 7 1 1 5 6 19 -13 4
6 爱沙尼亚U21 8 0 0 8 0 23 -23 0
B组:
排名 球队 赛 胜 平 负 得 失 净 积分
谢谢邀请。比赛实际进行并结束的比分是2比1,因为某一支球队违反新政被判罚0比3告负,那么统计射手榜的时候,按照2比1的比分、实际进球队员的方式来统计,因为按照规则来判罚的0比3,只是本场比赛的官方最终结果,并不产生实际的进球,因此进球还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来统计。中超预备队联赛第二轮,山东鲁能预备队和天津泰达预备队都是2比1击败对手,但是都因为u23球员同时在场不足五名,因此遭到中国足协的处罚,球员们的进球不会被抹杀,球队在基本分榜上的三分是没了。2008赛季,武汉光谷因为李玮锋被停赛,一怒之下退出中超联赛,成为震惊中国足坛的武汉退赛事件,武汉退赛之后,中国足协将武汉所有参加过的比赛判为0比3告负,而尚未进行的比赛同样以0比3的比分来统计,因此在2008赛季的中超联赛最终积分榜上,武汉光谷的成绩为0胜0平30负积0分,积分榜上进球数也为零,但是他们球员个人的进球并没有被抹杀,那一年他们踢了18场比赛,只打进10粒进球,在射手榜上,王圣3球、陆博飞2球,把菠萝、古斯塔博、邓卓翔、李毅男、谢志宇各入一球,他们的进球并没有随着判罚而被客观抹杀。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比赛比分是2比1,因此违规被判罚为0比3之后,以0比3计算,如果实际比分要高于0比3,比如说上海上港8比0大连一方,假如大连一方在比赛中上了三人次外援,只上了两人次u23球员的话,他们违规了,但是不会被判负为0比3,而是按照原始比分,判定0比8告负。
判0-3告负,只是说明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如果最后要比净胜球,则以3球为准,这里胜方的3球也不计入哪个球员的数据。
至于射手榜统计的时候,还是以2-1来统计,这3个进球是客观存在的,是球员个人的荣誉,谁进的球就计入谁的名下,最终射手榜不会影响到球队晋级。
12月7日,U23联赛第六轮全部战罢,各组最新积分榜也随之出炉,随着联赛接近尾声,A组四支出线球队已经全部产生,但是B组确是混乱不堪,尚没有一支球队提前出线,所有悬念要等到最后一轮才能揭晓。
第六轮,A组,上海上港6-2大胜青岛中能,豪取五连胜的同时也以5胜1负积15分的成绩登上积分榜榜首,而原先的领头羊鲁能2-2战平延边富德,让出榜首位置,最后一轮,双方两展开直接对话,争夺小组第一名。同组中,上海申花2-0击败永昌、大连一方2-0击败天津泰达,积分分别来到12分和11分,皆提前锁定前四名额。
B组中,广州恒大3-1击败河北精英,取得三连胜,积分也后来者居上,以3胜2平1负积11分分战绩冲上B组积分榜第二,亚泰1-1战平建业,同样积分11分,建业9分,新疆1-1战平苏宁,新疆10分,苏宁9分。这样B组没有一支球队提前出线,最后一轮,恒大对战苏宁、新疆对战权健、建业对战辽宁、亚泰对战河北精英,从实力上看,新疆、建业和亚泰有可能最后一轮取胜出线,而恒大与苏宁争夺一个出线权,恒大只要不败则确保出线,如果恒大取胜,则小组第一出线,如果输球,有可能无缘晋级。
可行是可行,但是如果U23联赛和职业联赛不挂钩,很快就会成为鸡肋。比赛的水平得不到保证,U23的球员踢再多的比赛,对自身水平提高也会很有限。
中国足协之所以下发U23新政,就是想让U23球员有机会在中超和中甲的实战比赛中,和高水平外援和国内顶级球员有同场竞技的机会,和高手下棋才有机会提高,中国足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中国足协实行U23新政后,更多的U23球员在中超和中甲获得了锻炼机会,也被球迷所熟知,客观来说,对U23球员的成长还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新组建U23联赛,就等于是国内的U23球员自己和自己踢,没有了外援,没有了老将,U23联赛就会成了职业俱乐部青年梯队的比赛,虽然会有完整的联赛制度,保证了U23球员每年踢的比赛数量很多,但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对于U23球员的成长并不是个太有利的决定。
以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秉性,要让他们对青年梯队的联赛给予多么高的重视,基本很难,他们还是更看重一线队的成绩。除非将U23联赛的成绩和一线队的成绩挂钩,比如说U23联赛的积分折合多少比例,加到中超联赛积分榜上,这样才能让中超球队更加重视U23联赛。但是这样的政策显然更加违背职业足球发展的规律,还不如U23新政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