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清王朝对意大利说不的故事,指的是清末1899年意大利恐吓清王朝,想要强租浙江三门湾,最终被清王朝强硬拒绝的历史。清末甲午战争后,列强纷至沓来在中国沿海割据港口,看似唾手可得,而意大利居然阴沟里翻船,看起来确实是一笔奇特的异数。
清政府之所以能向意大利说不,大致的原因不外乎两条:
1、源自清政府一贯强硬的老脾气。
这个话猛一看可能有点怪,因为近代史上的清王朝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任人宰割的软弱无能的形象嘛。
但实际上,清王朝对外所秉持的其实长期一直是非常强硬的好勇斗狠的外交态度。无论是第一、第二次***战争,还是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实际上在事发初期,清王朝都是好勇斗狠的强硬态度,只是后来被人打得满地找牙,才沦为被宰割的下场。
所以当面对外国的需索时,清王朝的第一态度并不是以退让软弱为主,实际上很多时候恰恰相反,还会表现得非常强硬,对意大利需索三门湾的回应,就是这种好勇斗狠的老脾气的再现。
2、源自实力的权衡对比。
虽然清政府的对外态度是好勇斗狠,但是面对真正的列强欺压,例如甲午战争后德国强占胶澳,俄国强占旅顺口,法国强占广州湾等,因为实力不济,也只能掉着眼泪默认。而1899年前来勒索三门湾的意大利,在亚洲并没有强大的海外力量,没有实力,还要勒索一贯好勇斗狠的清王朝,显然就不可得了。
慕尼黑协定签署时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是爱德华·贝奈斯(任期1935年12月18日—1938年10月5日)。
爱德华·贝奈斯(Edvard Benes,1884年5月28日出生于捷克皮尔森附近,1948年9月3日逝世于塔布尔附近)是一位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家。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立人之一,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总理(1921年~1922年)和总统(1935年~1938年,1941年~1948年)。
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
意大利索唯(苏州)有限公司玛努利(苏州)有限公司意大利微齿公司(苏州)有限公司意大利ATEM公司(苏州办事处)意大利纱帝网布苏州公司迪诺拉电极(苏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