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球发生在东决的第三场比赛,第三节刚开始的阶段,下半场一开始骑士队还没有进入比赛状态,凯尔特人正是开始追分的关键阶段,裁判这次吹罚可是结结实实的“帮”了骑士队一把!
绿军莫里斯三分好机会,球进哨响他犯规?
这一幕真的让所有人都懵了,就连直播的解说都难以理解,只能疑惑的说一句:裁判的选择有待商榷啊!
莫里斯三分出手之后,扑过来防守的乐福的脚和莫里斯的脚绊在了一起,两人均倒地!
乐福手臂摔在了地上,所以表情十分的痛苦,然而更痛苦的确实莫里斯:好好的一个3+1怎么就成了进攻犯规!
裁判示意,莫里斯进攻犯规,球权归骑士队所有!
幸亏这不是客场,否则裁判命不久矣啊!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到,莫里斯伸腿的动作仅仅是正常的投篮动作,反而是乐福的扑防侵犯了莫里斯的投篮圆柱体,一个3+1硬是成为了进攻犯规,这一来回可是让骑士队喘了一口气,裁判真的在帮骑士队?
赛后,有很多球迷普及米勒法则,即射手会利用故意伸腿去制造投篮犯规。
可是莫里斯这个球,完全就是自己投篮习惯的自然舒展,而且乐福这个球扑的太靠前,碰到了莫里斯前伸的脚。
可以看之前莫里斯的投篮,脚都会有个前倾,这种抬脚是球员的个人习惯,规则里可没说投篮连抬脚的不让了。
所以这个三分被吹为进攻犯规还是令我很意外的,这场比赛前我觉得,骑士队是主场作战,哨子偏袒一些正常。可是我没想到,这样的投篮会被吹为进攻犯规,实在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去年的总决赛的G3,G4啊。
更何况,这种判罚还是吹在凯尔特人追分的势头上,他们本来所积累的锐气,都被哨子打破了。裁判真是会控场,吹掉凯尔特人的关键追分,然后在一些不痛不痒的哨子上再找回来,比赛结束,球迷看罚球比重,差距不大,然而只有看过比赛的,才能理解双方不一致的判罚尺度,这才是裁判吹偏哨的最可恶一点。
个人感觉不是进攻犯规,应该是3+1,勒夫犯规。这个跟所谓米勒法则有所不同。米勒投篮以后经常会有连带的叉腿动作,目的是增加自己的安全范围,导致防守人无法盖帽或干扰。莫里斯这个叉腿幅度不大,明显是勒夫侧面飞来封盖,下落时侵犯莫里斯圆柱体,勾了投篮人的腿。明显的错判。这个判罚对绿军很不利,少四分,少一次对方主将犯规,多一次本方主将犯规。
可以公正并且严肃的说,这就是进攻犯规!并且NBA有这么一个规则专门针对射手来说制定的,听我详细来说一下。 大家一定都知道雷吉米勒,而在雷吉米勒时期NBA专门为他这样的球员制定了一个规则,雷吉米勒法则是NBA联盟针对进攻方投篮时“故意伸腿制造犯规”现象而专门制定的规则。因为NBA球星雷吉米勒在投篮时非常擅长用故意伸腿方式制造犯规,因为联盟专门制定了这样一个规则:雷吉米勒法则。 而这一进攻犯规,雷吉米勒法则在2012-2013赛季前夕初定,在这个联盟里射手为了应对那些贴身防守的球员时,经常会在投篮时“故意伸腿制造犯规”,用在造成“3+1”犯规,而曾经雷吉米勒经常使用这招,现在射手们想要再利用这个招式,就会被吹罚进攻犯规,所以联盟在出台“假摔法则”时又出台了“雷吉米勒法则”。 处罚规定 在投篮时伸腿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并且具有连贯性动作,而裁判想要真正辨别这一动作非常难,并且判罚也非常难。若处理不当肯定引发不满情绪,球员在一瞬间发生身体接触时,很难去进行界定,但是裁判定义射手伸腿时会设定一些必要的条件,如果投手在踢腿时并未和防守者进行身体接触,那么伸腿会被视为正常动作就不会吹罚犯规,他们伸腿侵犯到防守者的身体或是迫使对手失去原有的防守位置和空间,这就会被吹罚进攻犯规。 我们来看一下慢动作,当莫里斯进行投篮时乐福已经占据了防守位置,并且现在和莫里斯没有身体接触,双方都处于正常的范围,这时候并没有双方犯规可言。 而当莫里斯投篮出手时,莫里斯的腿明显向乐福方向伸去,此时乐福并没有侵犯莫里斯的圆柱体,侵犯圆柱体这个说法不成立,而莫里斯伸腿侵犯到了乐福的身体并且迫使乐福失去了他的防守空间,这一动作就被视为莫里斯博取犯规,想要打成“3+1”。 在最后下落非常明显,莫里斯的伸腿动作比较大。话又说回来,当时那种情况需要裁判做出瞬时的判断和界定,在我们看到慢动作回放时可以发现确实裁判在当时的吹罚没有任何毛病,就是莫里斯的进攻犯规,而说的“侵犯莫里斯圆柱体”行为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