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在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不同的,在学龄初期4~7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顺口溜:信婴儿、早自主、前主动、龄自卑、同青年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都处在人格发展中,因此他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副“地图”的话,这八个阶段就是我们遇到的“分岔路口”,每一个路口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前进方向。在埃里克森的模型中,这些路口代表人格发展的转折点,他把这些转折点称为“危机”,决定着我们人格发展的方向。
再面临“危机”时候,我们的解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适应;一种是不是适应。两种方式都会给我们的人格发展带来不同结果。
以下是一个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顺口溜,希望能帮助您记忆:
婴儿信任对怀疑,幼儿自主羞与疑。
学前主动对内疚,学龄勤奋自卑感。
青年同一角色混,成年亲密孤独存。
中年繁殖停滞困,老年完善绝望分。